中国民主同盟海南省委员会
不得刊登涉密信息
首页 琼盟概况 民盟要闻 时政要闻 参政议政 组织建设 思想建设 社会服务 机关建设 盟员园地 普法教育
您现在的微位置:  首页 >> 盟员园地 >> 盟史资料
盟员园地 统一战线 他山之石 盟史资料 盟员风采 光荣榜
孔令仁先生之美
审核人: | 撰稿人:海南民盟 | 来源: | 2016-12-01 | 阅读:32064 | 字体大小:


●张鸿俊


孔令仁


2016年7月18日,孔令仁先生在山东济南逝世,享年93岁。

孔令仁是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著名社会活动家,曾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妇联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民盟山东省委名誉主委等职。

孔令仁是孔裔近支七十六代孙,亦即颇有名气的“孔八府的小姐”。自然的优雅是孔令仁给不少人最初的印象,而这种优雅源于她内在的涵养。“即使已经90岁高龄,她依然穿着十分得体,甚至可以用时髦来形容,一丝不苟的满头银丝、金丝边的眼镜、闪亮的珍珠项链,温婉的谈吐清晰有力……”

孔令仁先生很美,衣着修饰有很高的品位,穿红不显其艳,着青不觉其素。名门淑女、大家闺秀不能完全涵盖她的气质。她的美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是家庭素养、智慧学识、道德品行的互相交织和渗透,并洋溢着鲜活的时代气息。这种美会伴随岁月与日俱增,有着永远的魅力。

作为孔氏后裔,孔令仁在待人接物方面也恪守很多原则。她曾在追忆母亲的文章《母亲是我心中无形的天秤》中提到,母亲于萍芗在她心中是一位十全十美的完人,更是她的典范和行为的准绳。“假如孩子们对我的评价,犹如我对母亲评价一半的话,我就会感到没有白活。”

孔令仁说,在她的家庭里,吃饭的时候,大人没有开始用餐,小孩儿也不应随意动筷子。孩子放学或外出回家,见到屋内的人都要按辈分长幼依次称呼,如奶奶、爸爸、娘娘、姑姑等,若是有客人在场,也要依次问候。孝尊长辈是从小的时候就养成的一种习惯。

孔令仁的家里除了这些行为规矩,日常的语言也十分重视使用敬语。据其介绍,他们家对长辈说话办事,不仅要使用“您”,还要在之前加上称谓,以此显得更加敬重。如“奶奶您身体好吗”,“爸爸您工作忙吗”等等。对平辈说话也是不直接用“你”字,而是要提及对方名字。“我称呼我的丈夫就是这样的,‘其文,你帮我把眼镜拿来好吗?’”孔令仁说。这样的称呼方式体现了相互之间的尊重,也是基本的礼节。

孔令仁先生是教师,是知名教授,桃李满天下,晚年心系祖国统一,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不愧是圣人后裔。师之美,谓师之德。师德之美,藏于内心,却有着喷薄的力量,其在于以自身有价值的成长去引领学生的成长。在孔令仁看来,治学必须有自己的思考,“要有自己的判断,再来看书,要把学的东西能够学以致用”。这种治学态度让她很自信地说:“我带出来的研究生,都是非常扎实的。”

山东大学民俗研究所教授朱以青,至今还记得导师孔令仁教授对学生们如何在学业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关怀备至,就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在计划经济年代,物资供应比较匮乏,为了给我们改善生活,每逢节假日,导师都邀请我们到家里吃饭,每次都是她亲自下厨。她做的凉拌什锦、水果沙拉很有特色,我们都很喜欢。”

学生张业赏记得,孔师与四个学生在她家那颇显拥挤但布置得颇具书香味的书房里围桌而坐,孔师侃侃而谈,他们静静聆听。“课间休息时,孔师拿出家里储藏的苹果给我们吃。我平生第一次吃用纸精心包裹的放得泛黄了的苹果,那种味道至今还能回味起。在葡萄成熟的季节,孔师还会和我们一起摘自家的葡萄吃。”孔令仁生前讲过“做学术,一定要不为名不为利,不草率行事,要甘坐冷板凳。”可以看出她对于做学问的一丝不苟。

“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恪守儒学,清净流芳孔”。这是对孔令仁先生最好的评价。

版权所有 @ 2022-2026  中国民主同盟海南省委员会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红城湖路100号省机关红城湖办公区16号楼4楼  邮编:571100  联系电话:0898-65220880
琼ICP备 05000315号  设计制作:中立科技  网络纠错:0898-31568060